一、無溶劑美縫劑的特性對灌裝機的挑戰
材料特性變化
黏度高:無溶劑配方通常更粘稠(類似膏狀),傳統螺桿泵或齒輪泵可能無法順暢輸送。
觸變性強:靜置時黏度高,受壓后流動性增加,需準確控制灌裝壓力。
固化速度快:暴露在空氣中易結皮,要求灌裝過程密封性極佳。
工藝難點
氣泡問題:無溶劑產品易殘留氣泡,影響成品美觀和性能。
精度要求高:無溶劑產品成本較高,灌裝量誤差需控制在±1%以內。
二、灌裝機的關鍵改造與適配方案
1. 輸送系統升級
選用高壓力泵:
活塞泵:適合高黏度物料,壓力穩定(推薦品牌:諾信、固瑞克)。
雙螺桿泵:解決觸變性流體輸送難題,避免分層。
加熱功能:
料斗或管道增加溫控(40-60℃),降低黏度(需避免溫度過高導致固化)。
2. 灌裝頭與密封設計
防滴漏灌裝閥:
采用彈簧復位閥+特氟龍密封圈,關閉瞬間切斷料流,避免拉絲。
氮氣保護系統:
灌裝倉充氮氣,減少物料與空氣接觸(氧氣含量控制在0.5%以下)。
3. 消泡與混合系統
真空脫泡:
料斗配置真空裝置(-0.08MPa至-0.1MPa),提前去除氣泡。
動態攪拌:
灌裝過程中持續低速攪拌(如磁力攪拌),防止沉淀。
4. 控制系統優化
高精度計量:
改用伺服電機驅動,配合質量流量計(如科里奧利秤),誤差≤±0.5%。
參數可調:
預設多組配方(如不同顏色/黏度),一鍵切換灌裝壓力、速度等參數。
三、生產中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措施
四、設備選型建議(無溶劑適配型號參考)
半自動機型:
適用場景:小批量生產(如定制色)。
推薦配置:活塞泵+真空料斗+手動氮氣保護(成本約8-15萬元)。
全自動機型:
適用場景:連續大規模生產。
推薦配置:雙螺桿泵+伺服計量+全封閉氮氣系統(成本約30-50萬元)。
品牌參考:
國內:東莞鴻銘、上海圣灌(性價比高,適配靈活)。
國際:德國Viscotec、美國Nordson(高精度,適合高端產品)。
五、未來趨勢:智能化與環保適配
AI質檢:通過攝像頭實時檢測灌裝量、氣泡,自動剔除不合格品。
清潔生產:模塊化設計,支持CIP(原位清洗),減少溶劑殘留風險。
低碳改造:灌裝頭回收設計,減少物料浪費(損耗率可降至0.3%以下)。
總結
無溶劑美縫劑灌裝的核心是“高壓輸送+密封環境+準確控制”。設備改造需圍繞物料特性展開,優先選擇可靈活調整參數的機型,同時注重后期維護便捷性(如快拆結構)。生產商應與設備供應商聯合調試,通過小試→中試→量產逐步優化工藝。